今天来吃一桌水灵灵的夏日宴。
主角是它� �
茭白
头一道,就非常具有迷惑性。
小助理远远看到,还激动地跑过来问我:今天吃鱿鱼哇?
哈哈,被骗到了吧,不枉我专门给茭白打了花刀。
它其实就是再简单不过的,烤茭白。
将茭白去掉外皮,一分为二,表面刷一层油,撒点黑胡椒粉和盐,空气炸锅 180 度烤 10-15 分钟完事。
茭白表面微微泛起焦边,使得原本脆嫩的口感,又多了些许干爽。
但这份干爽也就片刻,很快就被里头鲜甜的汁水所侵占,独属于茭白的清香也随之放大,妙得很!
更妙的是,蘸料不同,吃起来风味也有差异——
点芥末酱油,有种类似刺身的丰腴;撒干辣椒面,又变成了吃烤肉般的爽快。
下一道,腊肉炒茭白,时鲜与腊肉,总是不出错的组合。
茭白向腊肉借来一点风干贮藏的油润与荤香,又伙同荷兰豆奏出一曲甜甜脆脆的颅内交响。
当然,茭白与鲜肉也能凑成一对好拍档。
比如这道牛肉蒸茭白。
牛肉用葱、蒜、盐腌渍过,铺在茭白丝上,蒸 12 分钟就能出锅。
炒茭白、蒸茭白都是下饭菜,没有像样的主食相配可不行。
别急,今日份主食,正是这一桌茭白宴的 C 位——
茭白毛豆菌菇焖饭
茭白和毛豆,在焖米饭的中途加入,清清白白错落,雅致得很。
出锅后,才铺上炒香的菌菇丝,鲜灵灵的油香很快便向下浸润,焖饭的调味也正源于此。
别看没有一点肉,这素焖饭的滋味,可是公认赢过了前面三道菜的全场最佳。
因为它单单口感就足够精彩。
米饭是香软有嚼劲的,茭白带着一点艮啾的嫩,毛豆则介于粉和脆之间,菌菇丝嚼起来咯吱咯吱的。
食材各有各的鲜,拌到一起后,又意外地融合。
让人忍不住拿起勺子,大口大口往嘴里送。
做法都给你们写仔细了,几乎没有难点,照着做准能满分复刻~
- 茭白毛豆菌菇焖饭 -
[ 食材 ]
丝苗米 150g 茭白 200g 毛豆 50g 杏鲍菇 / 平菇 250g 红葱头 1 大勺
生抽 1.5 大勺 盐 1.5 小勺 糖 1/4 小勺 孜然粉 1/4 小勺 辣椒面 1/4 小勺
此配方适合 2-3 人食用
1 大勺=1 table spoon=15ml
1 小勺=1 tea spoon=5ml
[ 食谱 ]
1. 茭白削皮,切丝
2. 杏鲍菇 / 平菇洗净,撕成小条
3. 煮一锅沸水加入 1/2 小勺盐,分别放入毛豆焯水 5 分钟,茭白煮 1 分钟去草酸,然后过冷水挤干水份
菌菇煮 2 分钟,过冷水挤干水份
4. 砂锅 / 铸铁锅抹薄薄一层油,倒入提前 40 分钟浸泡丝苗米、1/2 小勺盐拌匀,加入刚煮开的沸水没过大米,盖盖,中火煮沸后转小火焖煮 10 分钟
5.10 分钟后,开盖加入焯水的毛豆和茭白继续焖 5 分钟
茭白也可以用油煸炒几下,染上点焦香,再去焖,香气还会更昂扬
6. 起锅热油放入菌菇丝煸干水分,堆到一边加入红葱头丝煸香,加入 1/2 小勺盐、1/4 小勺糖、1 大勺生抽、1/4 小勺孜然、1/4 小勺辣椒面翻炒入味
7. 米饭开盖加入煸香的菌菇丝、少许葱花拌匀开吃
将它们翻拌均匀,是最后一道仪式。
米饭的香气最先扑出,起初还是干爽的,不一会儿就沾上了茭白与毛豆的清新水汽。
菌菇与红葱头交杂的鲜香,最醇厚也最霸道,慢慢地侵占鼻腔高地。
对了,底下的锅巴要早点下手,晚了准被抢光!
尤其正中间那一圈,最是干脆喷香,嚼到腮帮子累了,也舍不得停下。
近期读到一本小书《去公园和野外》,里面有一篇沈书枝写的《从菰米到茭白》。
提到了水乡人会生吃茭白,说是"又肥又嫩",有"生吃菌子的丰腴感",馋坏我了
想想也是,茭白本尊是菰,正常会长出菰米,生长过程感染了菰黑粉菌,无法抽穗,反而根茎膨大,就成了茭白。
茭白与真菌共生,自然也有菌子的鲜嫩啦。
可惜经过运输不敢生吃,这桌茭白宴也算尽兴。
菜市场的茭白不知道转了几手、放了多久,总是干巴巴没意思。
要吃就吃从产地现采现发,新鲜送达的,呐,洪湖茭白给你们备好了� �
采用"稻茭轮作""莲鳅共养"生态模式,零农药、纯天然种植,嫩得能掐出水,清香水灵,甜汁四溢。
茭白高钾低钠,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 B、C,多吃多吃!
积分价仅需 24.9 元 /3 斤� �
更多茭白吃法
* 以上内容含广告
炒股app排名,配资平台经营,最新配资平台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